——2014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国际贸
易委员会年会侧记
农药贸易拉动行业大幅增长
2013年,中国农药产销再次稳步增长,行业利润更是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农药产品出口形势也保持良好,出口量达到162万吨,价值86亿美元,出口的数量和金额都较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面对喜人的出口数据前,农药企业也在农药出口贸易方面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鉴于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2014年5月26日邀请了行业领导、专家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成员单位就近期出口贸易方面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沟通。
2013年农药行业、石化行业销售利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独领风骚的,整个石化大环境不佳,但是农药应该说产销两旺,农药企业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农药的国际贸易,为农药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孙叔宝会长指出,农药贸易对农药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生产以平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而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20%,使得中国农药以原药生产为主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从经济效益方面带动农药行业成为整个石化行业的前茅。
中国农药国际贸易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孙叔宝会长希望通过协会的努力工作,能够消除一些阻碍农药贸易的羁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使中国农药更好更深入的走向世界。孙会长回应了外界对农药进出口的一些质疑。一是认为农药是精品出口,污染源在国内,尤其在当前安全环保压力逐渐增强的环境下,这种论调也不是孤立的。我们这么多年也在这方面积极宣传,积极推动农药行业的环保安全,包括协会大力推进的企业HSE认证、草甘膦环保核查,参与制定农药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农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使我们优秀企业得以在环保的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更好地生存。当前整个经济下滑压力比较明显,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尤其出口降低了,现在国家领导人也对出口比较重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大出口,但是在中国并不是你想出口什么就出口什么。农药本身是一个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的产品,中国农药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简单是农药精品出口污染留到国内这样的概念。二是农药主要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满足国内使用就可以,不需要大量出口。我们这么多年也在大力推进社会宣传工作,实际上中国农药出口到全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平抑了全球的粮食价格。如果没有我们便宜的农药出口,我们可能买不回来那么便宜的大豆和玉米,如果农药市场被跨国公司完全垄断的话,农资产品价格高涨,不可能有低价的粮食进口到中国,所以说我们得宣传这种观点。三是石化行业效益下降,大家把社会上的投资纷纷涌入农药行业,我们在这方面通过农药行业的产能需求、产量方面的数据统计和宣传来发布预警信息,包括提高环保核查门槛来阻碍一些新投资的加入,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行业持续增长所做的工作,也是国际贸易委员会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服务企业 国际贸易大有作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成立以来,去年举办了国际贸易委员会年会,进行了乌克兰、缅甸的两次出访活动。今年又增加了一些展览,还举办了植保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内蒙古继续就农药出口政策进行讨论,同时今年在欧洲土耳其、亚洲印尼雅加达、缅甸曼德勒举办三场国际出口的展会,通过这种多渠道的展会能够使我们国内农药的贸易能够更好的走出去。
孙叔宝会长提出国际贸易委员会要逐步扩大规模。第一要把贸易商队伍更多地发展进来,能够在国际贸易委员会平台相应的规则下运作,使生产贸易更好的协调发展。第二,把上下游企业,包括设备、机械方面的一些包装企业更多地纳入进来。对于国外的采购商而言国内外展览的产品链越长越好,越丰富越好,相应的上下游的原料、机械、设备包装可以再更好满足外商采购的需求。第三,能够把外围的企业更多的组织进来,包括种子、肥料、机械设备等企业,这样使我们贸易委员会成员覆盖面更广,在国际贸易的平台下带动整个中国以农药为主体的农资产品更好的走向世界。
孙叔宝会长强调,贸易委员会的工作,第一,要紧紧依靠委员会各副主任单位、各会员企业开展工作。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副主任企业和会员单位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长期在国际贸易第一线,熟悉各国的农药市场情况、农药的登记状况、国外市场监管,具有丰富的经验,国际贸易委员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紧紧依靠这些单位出主意想办法提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纲领。
第二,紧紧围绕国际贸易拓展服务领域空间,包括在一些会议上组织对FAO标准的宣贯,同时让大家熟悉GLP实验室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来拓展国际市场。第三,紧紧着眼于企业的现实需求,提供贸易政策信息,建立贸易救济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利用协会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企业提供国内产销存信息以及国外农药的进出口贸易信息,合理的指导企业安排农药的生产和贸易,二是对企业在贸易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麻烦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解决。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有年鉴、杂志(月刊),网站每天更新8条原创信息,微信时时更新,及时向会员单位反馈农药国际贸易相关信息,使大家获得不同国家的农药进出口情况,国内的政策消息,从而更有利于指导我们国内的生产贸易。
农业部详述出口政策
农业部药检所叶纪明副所长在会上表示,近些年农药进出口贸易不断加大,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把质量关,合法合规出口,自觉维护中国农药行业的信誉。农业部药检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张文君处长表示2013年农药出口形势良好,总体上2013年出口的数量和金额都在2012年基础上有所增长,2012年金额和数量与前一年相比都是两位数的增长率,2013年都降到一位数。农药出口品种大概有400多种,出口金额过亿的产品只有20来种,排在第一位的是草甘膦,草甘膦在去年是对我国农药生产贡献最大的一个品种,出口数量为60万吨多一点,金额约为30亿,在出口产品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是百草枯、吡虫啉。另外,2013年整个农药出口的靠制剂来拉动增长,出口制剂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去年原药的出口量同比下降3%,制剂从2012年开始在出口总量上超过原药,占到60%。出口整体的目标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例如美国是出口最大国,去年出口美国数量和金额大大下降,出口量最大的是巴西,传统亚洲市场泰国也在增长,乌克兰去年一直在下降,俄罗斯增长较快,传统的市场仍然是出口主要目标市场,今年前3个月整体和同期比没有太大变化。
此外,大家比较关注的产品在专供出口登记停止以后怎样保证出口顺畅的问题,也是农业部非常关心的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多次调研,农业部是今年年初停止了专供出口登记,有些已经登记的到了有效期结束以后自动失效。中国一半农药都在出口,去年评了400多个登记证,占到整个出口的7%,很多企业准备要登记一些新的产品,是中国从来没登记过的原药,在国内生产办理相关的出口手续可保证出口,但需要目的国的登记证明文件,以及在我们国家有相应的环评,产品本身的基本资料、安全数据单、专供出口的标签、相关声明承诺等,制剂涉及剂型、含量和用途相对更复杂一些。中国现在管理基本模式更多参照美国,出口的时候向药检所提出申请。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海关放行单,出口比较散乱,备案出口企业有2500家,实际上去年专门做出口只有1100家,最核心的不到800家,有一半以上没有贸易行为,贸易队伍挺大,相对效益较低。目前产品结构还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品种,新的剂型和品种较少。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含金量高的产品比较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制剂的出口量不断增长,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自主产品比较少,还有价格上我们国内内部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好产品大家都出口,互相压低价格,从价格指数来看,近三年价格指数的增长非常慢,而2013年进口制剂价格指数和2011年相比已经翻了三四倍,市场方面可能有一些国家和政治密切相关,比如越南排华。越南正在修订登记法规,政局不稳,下个月开始启动。马来西亚登记对中国越来越严,印度对中国不单是登记管理严,也是非常强有力的对手,比如印度大量从我国进口原药进行加工出口到其他亚洲国家。境外农药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作为国内农药企业将来要转变经营模式,目标市场也是需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企业的建议与呼声
国际贸易委员会总干事郭卫详细汇报了国际贸易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情况,提交并通过了11家新增补委员会成员名单,通报了委员会财务收支情况。郭卫干事同时汇报了2014年6月~12月的工作计划,并对2014年7月22~23日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举办“2014首届中国植物保护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相关议程的介绍。他同时指出针对国内出口外贸型企业在海外同一市场竞争激烈的现象,委员会发挥作用在某些区域市场进行协调,形成区域的联盟。农药工业协会与中信保联合开展中国农药出口贸易30强评选,将于10月在上海交流会上公布。海外登记方面在委员会范围内提供相互帮助,提供生产资质证明。
针对当前农药贸易中企业碰到的一些焦点问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国际贸易委员会成员单位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议。
政府部门应协调解决企业出口登记问题
南京红太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爱娟认为,很多企业面临出口登记取消后企业已投入国际市场的登记和出口通路的困难,以及如何继续维护国际市场销售的可持续性问题,希望协会和药检所能够很好的推进这项工作。
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东升认为,取消出口专用登记后带来的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出口登记来源证明,二是出口海关放行单的问题。应该把原药和制剂分开考虑,制剂有更多的优势,一是生产过程中污染较轻,二是销售的毛利率比原药高,三是包装的制剂产品都有生产商信息,有品牌效应。他还表示办理海外登记最大的困难就是提供国内ICAMA自由销售证明,海外登记受到歧视,很多国外登记产品在国内是不使用的,或者有效成分不一样,为了海外登记而办理国内登记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对出口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建议和出口国农业部说明两点就可以出口,一是企业具有合法的制剂加工的资质,二是制剂有效成分在国内没有被限制使用。
上海中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为忠建议,协会应加强海外贸易相关培训;建议出口的手续包含具备生产能力、合法生产、交易双方国家有任何一方有登记的证明即可出口。南京艾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晓天建议尽早出台出口登记备案制度;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南建议,加大对通过生产环评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
海关查验成为企业出口难题
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斌表示,金帆达以出口草甘膦为主,几乎每个月有海关查验问题影响确实很大,查验率高,被扣的数量比较多,时间和费用成本较大。稽查人员对产品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制剂出口问题大。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兆云希望协会协调解决海关方面的野蛮查验的行为。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为群提议,协调药检所出具证明,解决海关查验问题。通过农药工业协会向农业部反应农药出口的含量标示问题,希望制剂含量差异在标准允许的增幅范围。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阳表示,希望能有效解决ICAMA出口证书问题,以及海关查验农药出口含量标示的问题。
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陆文辉提到,关于出口海关出口放行的问题,建议提供在国外合法的登记使用证明,注明登记来源是中国哪个公司,以及制剂里的所有有效成分在中国是可以使用的,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放行。
自主品牌剂型出口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严玉听表示,出口制剂的比例已经超过原药的数量,贴牌的远远超过自主品牌的数量,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的过程中有没有更好的鼓励政策,现在包括草甘膦在内的原药取消了出口退税,对制剂出口还是大力鼓励的,对自主品牌出口也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辉表示,企业应该注重生产技术的保密工作,以及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化农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汉春建议,一是通过协会成立专门的产品协作小组,企业应该联合发展。二是着重解决企业自身内部问题,制定发展策略和战略,企业发展首先聚焦作物线和产品线,注重把产品和服务带给客户。三是协会应该从宏观方面为大家提供管理和服务,比如海外发展的风险评估,政治经济风险评估。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建芬提到,一是中国专利产品受到侵权问题。二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请法律专家和熟悉市场、出口运营人员,讲解贸易进展情况。三是海关方面专业知识的缺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兆云提出,利用委员会组织专题培训,请一些当地的专家,提高行业成员素质。浙江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卫平表示,应该鼓励自主品牌剂型出口,并建议委员会成立工作小组分享信息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葛家成建议,建立畅通的信息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合作、共享的方式购买和参阅。上海泰禾化工有限公司沈国强提议,通过国际贸易委员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加强联合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严玉听表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市场,可以借助国际贸易委员会这个平台将销售渠道和优势品种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淄博新农基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外贸部肖建华发言道,协会应该更多给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对当地采购商的了解,把国内最优秀的企业推荐给优秀的采购商。建议以协会身份出面,利用当地政府媒体做一些宣传工作,更有效的规范农药国际贸易市场行为。
宁波捷力克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勇表示,希望制剂企业和原药企业、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还是要互相利用各自优势,以更多的合作的形式去发展,在资源共享、效率、风险防范方面都会有更好的机会。
深圳市易普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贤定表示,要对乌克兰俄罗斯等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建议企业登记证相互共享,创造机会方便企业登记;两岸农药企业要增进理解,在海外市场加强合作,避免相互冲突。
呼吁加强行业监管与企业自律
南京红太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爱娟认为,由于海关加大了检验和处罚力度,很多企业伪造药检所相关证明,建议企业严格遵守国际贸易委员会准则,维护农药企业在海关的整体形象,维护好农药行业的规范运作、通关报关流程,才能够为我们后续的出口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健提到,农药出口存在很多违规问题,非法经营的农药企业骗取税收引起海关高度关注;建议加强外贸信息共享和交流。重庆晓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虎表示,企业应加强自律,希望协会协调解决自由销售证明和农药出口的含量标示问题,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秩序。
上海肥料农药协会秘书长俞强华在会上建议农药监管应该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负面清单。鼓励企业走出去,选择在上海自贸区融资将有很大优势。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对违法的企业处处受罚,让其无法生存,农药行业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自律。成立公平贸易机构,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在国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问题。